网站支持IPV6

您所在的位置:  ›  首 页  ›  粮油信息

乡村振兴,如何从粮食破题—湖北江陵粮食产业化路径初探

来源:荆州日报 | 时间:2018-07-11 13:05| 字体大小:

  近年来,江陵县大力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不仅成功争创全省“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县,更在乡村振兴中进一步筑牢产业兴旺根基。

 

  “全市粮安综合考评第一名、‘楚娃富有机硒大米’获选首批‘中国好粮油’产品名录、探索央企与民企混合制经营,打造华中地区大宗粮油商品重要集散中心、郝穴国家粮库智能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完成……”日前,江陵县长韩旭在谈及创建“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县的诸多亮点时,如数家珍。

 

  江陵如何以“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县建设为抓手,主动融入、积极服务、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和“三乡”工程,在乡村振兴中扮好“粮食角色”?在服务“三农”中展现“粮食作为”?记者就此进行了探访。

 

  产业融合求生存生态特色谋发展

 

  荆州市龙云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处江陵三湖农场,是一家专业从事富硒特色农产品生态标准化种植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的企业,公司生产的楚娃富有机硒大米被纳入国家粮食局推荐的“中国好粮油”产品名录。

 

  “生产好粮油产品,有利于市场推广,更重要的是可以强化产品质量,通过市场的检测倒逼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和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龙云科技落户三湖,看中的也正是当地完善的排灌、基础设施,空气质量和水土环境。由于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加之统一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统一技术管理、统一高于市场价20%左右收购,2017年,公司推广富硒水稻种植面积达10000亩,实现销售额4500多万元,为农户增收300多万元。

 

  该负责人介绍,公司一直坚持产品技术、经营模式、市场营销和产业发展创新,在带动农业生产转型升级,确保种植户增收的同时,公司还积极组织参与黄桃节等赛事、展会,实现农旅对接,促进生产、加工和服务的三产融合。

 

  产业融合求生存,生态特色谋发展。为了既保证粮食安全,又体现粮食价值,江陵正大力发展稻虾、稻鸭、稻鳅、稻蛙、稻龟等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推进粮食产业品牌化、优质化、生态化。县粮食局局长蔡小红告诉记者,未来三年,江陵将利用“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县扶持资金1亿元,撬动社会资本20.96亿元,开发推广1至3个优质粮油品种,形成以“富硒大米”、“再生稻”、“双低”油菜籽等传统优势作物为特色的支柱产业,力争到2020年发展优质绿色粮油生产基地20万亩以上,粮油优质品率提到30%以上,实现农民优质粮油种植收益提高20%以上。同时还将重点扶持湖北宏凯工贸发展有限公司、荆州市龙云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家龙头企业,建设优质粮源基地,助推品牌提档升级,引导企业向规模种植、订单农业和粮油深加工循环产业链“两端”延伸,力争到“十三五”末实现年销售总收入80亿元以上。  

 

混合制经营打通全国粮食物流通道

    

  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尤其是国家蒙华铁路、煤炭储备基地、石化物流园、荆州江陵港等重大项目落地,江陵粮食产业化发展迎来先机。江陵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对接粮食产业发展政策,不仅在过去一年共签订意向性销售协议3万吨,还以以商招商方式,引来世界500强企业“中航国际粮油贸易有限公司”(控股成立了中航农业发展(湖北)有限公司)落户江陵。

 

  在位于荆堤脚下的中航农业发展(湖北)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十余辆大型货车穿梭不停,这是公司储存的小麦正在顺畅出库。

 

  中航农业发展(湖北)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粮油仓储、贸易、物流及加工业务的国有资产控股企业,民企湖北宏凯工贸发展有限公司与之合作,实行混合制经营模式。荆州作为全国粮食物流节点后,公司成功争取到现代粮食物流产业园建设中央专项财政资金8000万元。双方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沿江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优势,依托江陵公路路网、铁路和水运通道,共同发展多式联运,完善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

 

  《湖北省粮食局服务全省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称《计划》)提出,要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中航农业(湖北)组建后,实行政策性为主收购,为化解农民“卖粮难”提供了有力支撑,作为一家集仓储、物流、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中航(湖北)的组建也为该县其他粮食企业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利用好江陵的区位交通优势和全国商品粮基地这一资源优势,使物流科技产业园成为对接长江经济带的一个物流节点,进而带动江陵成立专业粮食批发基地辐射周边,是这个项目最大的亮点。”县粮食局一工作人员说。

 

  据悉,总投资12.37亿元的粮棉油加工及物流科技产业园分三期进行,该项目2019年底完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可打通全国粮食物流通道,成为华中地区大宗粮油商品重要集散中心。

 

  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为加快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成布局合理、能力充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新型社会化粮食产后服务体系,推动节粮减损和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江陵将建成13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点),为种粮农民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五代”服务,健全粮食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增强检测职能。其中,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优先支持产粮大镇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及市级以上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兼顾“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国有粮食收储企业。

 

  记者在郝穴国家粮食储备库采访时注意到,一辆运粮货车从扦样、检验、磅房、结算……最后到粮食入库,全过程仅40分钟。“同样的环节走完,以前需要1个多小时,10多人忙乎,现在通过‘一卡通’,只需要1至2人就可完成,而且收购资金是直达售粮人员。”一旁的粮库负责人介绍,这都是智能化建设带来的便捷。据悉,郝穴国家粮库自2017年被纳入全省首批“智能粮库”建设试点后,现已实现粮食仓储管理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粮库仓储设施、管理水平处于全省前列。

 

  记者了解到,该县5300平方米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已于6月底在粮库库区开工。下一步,该粮库将积极争取销区地方储备粮异地储存郝穴库,推介江陵稻谷的优良品质,实现产区与销区对接,并利用固定资产融资,探索政策性粮食收储以外的自主经营,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特约记者戴军)

  • 分享到:

通讯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456号新时代商务中心35楼 邮政编码:430064

武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0397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60号

 
扫描二维码下载iphone版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