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您所在的位置:  ›  首 页  ›  粮油信息

中国饭碗装中国粮食 写在秋粮归仓时

来源:央视网 | 时间:2018-11-08 15:33| 字体大小:

  春播、夏耕、秋收、冬藏,中国农耕几千年如是。农业是人类最为古老的产业,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延续至今。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一直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我国经历了自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的粮食短缺,粮食流通产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改革开放40年来实现了粮食总产量翻番,解决了国民的吃饭问题,逐步筑牢了装好中国粮食的中国饭碗。

 

  丰产提质 筑牢中国人的饭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接连跨上新台阶,201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2000亿斤大关,“吃不饱”彻底成为历史。40年来,农村改革的全面深化成效显著,在改革赋能、政策扶持、科技创新、生产方式变革影响下,农村劳动力得以解放,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高产量背后,“买粮难卖粮难”、土地过度开垦、化肥农药过量使用、面源污染等问题一度成为发展的“拦路虎”。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体系逐渐形成,突出了绿色生态和长效机制,旨在解决新时代发展矛盾,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确保粮食安全,促进产业升级。

 

  2018年,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是夯实农业产业振兴果实的重中之重,粮食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环。优化种植结构,实现优质优价是基础,“五优联动”构建起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加速我国由粮食生产大国向粮食产业强国迈进。“世界上真正强大的国家、没有软肋的国家,都是粮食产业发达的国家,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筑牢中国饭碗的坚实基座还需继续“深耕细作”。

 

  良种加持 中国粮提升竞争力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种子是整个农业产业链的起点,也被称为农业“芯片”,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发布实施,开启了我国种业市场化进程。市场化、开放化、规范化使得良种得以保护,企业成为产业主体,龙头企业全面受益。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最早将水稻育种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他的研究帮助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也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让他不下田,除非田里没有水稻了”,88岁的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从未停止,近日,“超级稻”亩产达1203.36公斤,他的团队再次刷新水稻单产记录。

 

  目前,我国在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大宗作物用种上,已经实现了品种全部自主选育,玉米自主品种的面积占比由85%恢复增长到90%以上,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制种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种”的质量,我国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良种覆盖率超过97%。推进种业发展变革,加快现代种业创新发展,有利于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提升中国粮食竞争力,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春华秋实,新粮归仓。2018年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国民物质基础也更为雄厚。前三季度农业生产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平稳增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农业种植结构继续调整优化,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基本面良好,秋粮生产基本稳定,全年粮食生产有望获得好收成。新时代新要求,如何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如何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耕者增收,食者无忧”是标准更是基本要求。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是新时代应对粮食产业发展挑战的战略性举措,更是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的强劲“引擎”。(文/肖斐)

  • 分享到:

通讯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456号新时代商务中心35楼 邮政编码:430064

武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0397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60号

 
扫描二维码下载iphone版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