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您所在的位置:  ›  首 页  ›  交易分析报告

武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交易周报190期

来源:武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 时间:2018-08-28 15:05| 字体大小:

2018年全国夏粮总产量略减 首届粮食交易大会圆满落幕
8月20日-24日
武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交易周报
        上周(8月20日-8月24日)武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成交各类粮油24770吨,比上上周减少113047吨。其中国储系统成交7120吨: 2015年中晚籼稻成交7120吨,成交率11.38%,成交均价2420元/吨。地方储备成交17650吨。其中2016年优质中晚籼稻计划9484吨,成交2235吨,成交均价2160元/吨;2017年优质中晚籼稻计划22536吨,成交7589吨,成交均价2496元/吨; 2017年中晚籼稻计划16421吨,成交7826吨,成交均价2641元/吨。
        上周,湖北新季中籼稻上市量逐渐增多,但受前期高温干旱天气的影响,今年的新季中籼稻碎米多,腹白大,出米率低,开秤价低于去年(去年湿谷开秤价0.90元/斤左右,今年是0.77元/斤左右)。省内监利江陵等地普通中籼稻收购价为1.03-1.1元/斤(水分13-15%,出米率57-63%),优质中籼稻收购价为1.15元/斤(水分15%,出米率68%)。早籼稻收购价为1.1-1.15元/斤(水分14-15%,出米率61-63%)。
        上周五,8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全国早稻生产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早稻产量为2859万吨,比2017年减产128万吨,下降4.3%。但单产每公顷早稻产量5967公斤,比上年增加157公斤,增长2.7%。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首席统计师侯锐分析,今年早稻产量下降,主要是受播种面积减少的影响。数据显示,今年早稻播种面积479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350千公顷,下降6.8%。早稻播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农民主动进行结构调整。由于早稻单产低,品质较差, 价格也比中稻低,加之“双抢”劳动强度大,导致农民种植早稻的积极性不强,部分农户选择“双季稻改单季稻”或“水田改旱田”,改种大豆等作物。二是早稻播种移栽期间,广东广西降雨量比正常年景偏少,气温偏高,灌溉条件偏差,插秧用水不足,局部地区将早稻田改为中稻或其他作物。三是部分地区休耕轮作面积增加,减少早稻种植。早稻单产增加的主要原因也有三方面:一是早稻育秧移栽期间,除局部地区受旱用水不足外,江南、华南大部地区以晴为主,热量充足,无明显低温阴雨和寡照天气,保证了早稻育秧、移栽和苗期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求,早稻个体发育较好。二是拔节抽穗期间,产区大部分时段温度适宜、日照充足,温高雨少有利于早稻晒田控蘖以及扬花授粉,提高稻穗结实率。三是灌浆收获期间,早稻产区晴天多,大部时段光热正常,日照充足,有利于早稻灌浆、成熟、收割以及晾晒。由于早稻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比重较低,加之稻谷库存较多,所以早稻产量下降对国家粮食供给影响十分有限。而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3872万吨,比2017年减产306万吨,下降2.2%,但还算较好收成。统计显示,今年夏粮播种面积2670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64千公顷,下降0.6%。夏粮产量因面积减少而减产86万吨。全国夏粮每公顷产量5194.9公斤,比上年减少82.0公斤,下降1.6%,夏粮因单产下降而减产220万吨。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黄加才分析,单产有所下降受三方面原因影响:一是秋冬播期间,河南等地局部遭遇持续降雨天气,部分麦田播期推迟15—20天,小麦冬前积温不足,不利于形成冬前壮苗和安全越冬。二是清明时节,正值小麦生长的拔节孕穗关键期,黄淮海等小麦主产区遭受了一次大范围大幅度降温天气,影响小麦穗粒数形成。三是灌浆收获期间,安徽等部分地区遭遇长时间阴雨天气,降水偏多,日照不足,不仅影响小麦灌浆和产量的进一步形成,还导致小麦出芽霉变,影响品质。
        上周一,8月20日,首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圆满落幕。本届交易大会共成交各类粮油1807万吨,其中,线上成交581万吨,成交金额283亿元;成交粮油加工机械511台(套),成交金额3亿元;成功签约粮食产业经济投资项目6个,总投资141.8亿元。其中,湖北共成交各类粮油78.5万吨,成交金额28.21亿元,其中,线上成交40.7万吨,成交金额10亿元,产销对接成交36.8万吨,成交金额18.21亿元,另外,成交粮油加工机械75台(套),成交金额467.3万元,收获颇丰。这次交易大会,充分发挥了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会员众多、手段先进的优势,统筹线上线下资源,线下撮合,线上成交,拓展了营销渠道,成效显著。万人千企到会的盛举,让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性粮食产销合作平台。这次大会,对增加优质粮油产品供给、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构建粮食产销合作新格局,助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 分享到:

通讯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456号新时代商务中心35楼 邮政编码:430064

武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0397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60号

 
扫描二维码下载iphone版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