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您所在的位置:  ›  首 页  ›  粮食市场

玉米刚上涨就下跌 价格还能支楞起来吗?

| 时间:2023-01-31 16:05| 字体大小:

 ​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并且市场化程度高,尤其近些年价格波动较为明显,同时还与小麦、稻谷等形成联动,因此玉米就成为了我国粮食市场中最为备受关注的作物之一。

  自去年玉米收获以后,市场对于玉米的看涨情绪就一直很浓,虽然去年经历了一些波折,但直到年前玉米的看涨势头仍然不弱。

  年前玉米基本是震荡走稳,随着春节过后,各企业开始复工,玉米的新行情也渐渐拉开。那么,年后的玉米会是什么样的行情呢?

  其实,年前的时候,市场对于年后的玉米走势就已有一些预判: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年前玉米购销较慢,因此基层卖压高企,而随着到了年后,天气回暖以及备战春耕,有资金需求,因此年后玉米在卖压高企的情况下有下跌的风险。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玉米虽然看似卖压高企,但这种情况并不是今年才有的,去年的玉米也十分相似,但是从去年来看,年后购粮方一直期盼的集中上量并没有出现,因此今年的玉米也未必会出现集中上量。而集中上量不出现,则玉米大幅走跌的几率也就不大。

  不过,预期归预期,现实是现实。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市场陆续恢复,年后的玉米走出了什么样的现实呢?

  从近日走势来看,玉米基本是走出了一个先涨后跌的行情。年后一开市,玉米先是走出了一个上涨的行情,但涨了没两天,又开始涨跌互现,其中山东玉米开始大面积回调。

  对于这样的行情,有些令人发懵:一会儿涨了,一会儿又跌了,玉米还能支楞起来吗?

  对此,新农观有4个判断:

  一、年后玉米市场走势尚未定局

  根据年前各企业的放假及复工通知来看,时间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有的企业开工早,有的企业开工晚。而卖方市场也是如此,前期流通量较少,且多是本地流通,因此价格偏紧,而随着收粮企业陆续增加,到货车辆不断激增,玉米价格自然回落。或者可以说,至少当前来看,年后玉米购销还未稳,因此涨跌动荡在所难免。

  二、玉米价格震荡亦是必然

  年前的玉米就是一直在震荡,到了年后这个趋势依然不会改变。收粮主体的心态是比较矛盾的。一方面今年玉米渠道库存偏低,企业收购也小心翼翼,因此库存难以支撑太长时间,年后不久就会面临新一轮补库需求;另一方面呢,大家又在盼着玉米卖压释放,价格下跌,又不敢轻易出手,所以导致玉米需求收收放放,影响价格波动。而卖粮主体的心态就相对平稳,即在种植成本的压力下,惜售情绪一直较浓,所以玉米大批放量的几率依旧不大,但碍于需求也被压着,所以涨跌震荡成为主趋势。

  三、近弱远强

  但短期来看,年后的玉米不太容易走出太大的行情。今年天气暖势比较明显,并不利于玉米的储存,再加上三四月份天气回暖后地趴粮还有一波上市,也容易拖拽玉米价格。但远期来看,玉米还是比较坚挺的。虽然大家对于七八月份巴西玉米的到港比较担忧,可能会对国内市场形成一定冲击,但也要看到有两个基本面是确定的:

  第一,玉米的产需缺口依然存在。虽然猪价不景气,养殖业低迷,但生猪产能及存栏在正常区间,这是基本需求量是确定的。而去年进口玉米价格高企,与国内倒挂,虽然年初有所回落,但近期美玉米价格又出现反弹,再加上全球玉米市场大环境依然偏紧,所以进口玉米价格优势有限。

  而国内的替代谷物小麦价格走高,今年也很难再对玉米形成威胁;而经过2021-2022两年的定向稻谷投放后,库存下降,预计2023年投放将变得谨慎。所以玉米的产需缺口是刚需。

  第二,扩大豆的同时必须保玉米。去年扩大豆开展得不错,而从今年的政策来看,依然延续这一趋势,并且提出“今年再扩种大豆油料1000万亩以上”,虽然大豆价格不尽人意,但政策端势必会发力来确保大豆扩种,因此整体种植面积应该有保障。

  那么大豆增加后,对玉米来说就更加吃力了,扩大豆的同时必须要保玉米,而保玉米则意味着玉米价格不能大跌,尤其在化肥农资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政策端对玉米也会有较大扶持。

  四、底气十足,但冲劲有限

  玉米有需求缺口及政策作底,使得玉米底气十足,其价格重心也必然上移,但是要说玉米能涨到多高、并且在高位上持续多久,这是仍然有难度的。

  玉米想要阶段性登上高点并不是难事,但是想要长时间地在高位上并不是太容易,毕竟养殖业已结束了暴利时代,开始进入微利时代,使得玉米虽有量的需求但需求难以强劲,也将制约玉米向上冲的动力。

  所以对于今年的玉米要理性看待,不必过于期盼高点或低点,见好就收,见利就出是不错的选择。

(来源:新农观)

  • 分享到:

通讯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456号新时代商务中心35楼 邮政编码:430064

武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0397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60号

 
扫描二维码下载iphone版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