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初国内油脂期价全线飘绿,主要是外围宏观面所致。一方面欧佩克联盟周六举行的线上会议上,八个关键联盟成员国同意将日产量提高至54.8万桶,超出市场预期且高于此前该组织计划的41.1万桶/天。另一方面,市场对中美贸易谈判未如预期推进感到失望,美豆创下两周新低,那么国内油脂在国内现货供强需弱的背景下,能否开启下跌模式呢?
豆油现货市场参考价,截至7月7日午间,国内沿海主要厂商一级豆油现货平均报价8080元/吨,其中大连地区约8050元/吨。天津地区约8030元/吨、青岛地区约8030元/吨、张家港地区约8150元/吨、东莞地区约8080元/吨、防城港地区约8030元/吨左右。
美豆创下两周新低
昨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收盘下跌,其中基准期约收低2.7%,创两周新低,主要原因是美国中西部天气改善对作物生长极为有利,市场对中美贸易谈判未如预期推进感到失望。首先,美国农业部收盘后发布的作物周报显示,截至7月6日,美国大豆优良率为66%,与市场预期相符,与上周持平,上年同期68%,为2020年以来最高水平。另外上周五美国总统并未如市场预期宣布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这导致农产品市场走弱,美豆顺势承压下行。因美豆新作已进入生长周期,关注天气市变化。同时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将于 7 月 8 日举行听证会。此次听证会为虚拟公开听证会(即不会有面对面听证会),将讨论美国 2026-2027 年生物能源政策,涉及生物柴油强制掺混目标、原料使用范围等议题。如有必要,还将于 7 月 9 日举行一次额外会议,关注事件进展,或使得美豆涨跌仍存变数。
产地棕榈油库存止增下降
昨日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榈油上涨,主因是原油价格止跌回升,带动棕榈油性价比提升。同时市场关注北京时间周四午间马来西亚棕榈局MPOB发布6月月度供需报告。根据一项调查显示,6月底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预期下滑,结束此前连续四个月增长势头,产量减少且出口强劲,因此短期内棕榈油行情保持强劲,即便当前处于季节性增产周期。
油脂基差明稳暗降
上周国内豆油、棕榈油、菜油基差稳中走弱,主因是季节性淡季需求不旺,叠加三大油脂总库存继续增加,其中豆油库存如期达到100万吨上方,压力逐步显现。截至本周一,华北地区贸易商一豆基差09+180~200、山东地区工厂一豆09+150~200基差稳定、华东地区主流09+270~280,基差稳定、华南地区主流在09+130~200左右,基差跌20~50。棕榈油方面,上周棕榈油基差继续下跌,库存缓慢增加。华北地区贸易商24度棕油09+230~250基差跌50。华东地区基差在09+230基差跌10、华南24度基差多在09+50~70跌10。菜油方面,因其价格在三大油脂价格偏高,性价比极低,成交低迷,特别是销区多呈有价无市的状态。川渝地区三级菜油基差为09+350~400左右,基差跌30,华东地区三级菜油09+180~200之间,基差跌20、华南广西地区三级菜油现货09+60~70、一级菜籽油基差在05+250~260,实际成交基差多可议价。
油脂后市展望
综上所述,短期内来看,中东局势暂时缓和,美总统再次拿起关税大棒,或将加剧行情波动。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信函给日韩及南非等14国威胁征税,随后,他又签署行政令,延长“对等关税”暂缓期至8月1日,重点关注中美关系走向。本周美国农业部将于北京时间7月12日凌晨公布7月月度供需报告。国内现货基本面,大豆仍是集中到港阶段,6月大豆压榨量高达1000万吨以上,豆油如期累库至100万吨,周内成交偏差,季节性淡季特征明显。建议短期内观望为主,随用随采,关注宏观面变化。
(来源:粮信网)